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换位思考说课稿

时间:2024-08-12 12:10:16
换位思考说课稿

换位思考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换位思考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换位思考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继续和延伸,也为下一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从方法论上讲,有利于提升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懂得理解与尊重别人。可见,本节内容处于第九课的中心环节,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这是第九课的核心知识。将从两个方面把握重点: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就自己曾经和同学发生相互理解与不理解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肯定;二是分析教材中的例子,让同学们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理解与善待他人,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这一知识理解和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突破难点:一是用别人不喜欢的外号自己也不会喜欢来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管鲍之交”蕴含的道理来说明理解的重要性和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三,教学设计理念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指导,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别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根据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构思。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建立了交往艺术的新思维,但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一些不良思想及习惯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知、情、意的统一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而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难点、疑点和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和参考书力争自己解决难点和困难。在教法上,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和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流程及教学时间分配策略

按照“组织教学(1分钟)→复习提问(2分钟)→导入新课(1分钟)→读书指导(1 2分钟)→主题讲析(8分钟)→主题探究(1 5分钟)→应用发展(5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的基本环节进行教学。

其具体内容如下:

基本环节

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

教学

课前准备

查看学生的上课准备情况

值日生汇报班级学生出席情况

了解学生出席情况

复习

提问

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关内容的复习

教师:提问题,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我们应如何处理?请一名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经历说给大家听。

学生说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宽容的实质和内涵讲述即可。

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导入

新课

引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容

用“起外号”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

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书

指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的道理

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

产生疑问,引发进一步的思考,阅读教材解决疑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题

讲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道理;“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的内容

结合书本的例子和生活中的事例,以换位思考为主线进行讲解

认真听讲,仔细领会,可以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能换位思考

主题

探究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理解与尊重别人?

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应用

发展

对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就“长者与两个青年”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态度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别分析“长者与两个青年”的行为是否可取

强化深化知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

作业

与父母进行一次交谈,在其中领悟父母的艰辛

进行反思,并准备相关事例与学生分享

将相关知识融入实际的交谈过程中

让学生懂得理解与珍惜

  六,教学手段和板书设计

采用现代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和黑板相结合的方式,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和问题,版书依旧在黑板上写出来。

板书分为正版书和副板书,正版书在黑板左侧,具体内容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

(二)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七,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读书指导→主题讲析→主题探究→应用发展→布置作业”的基本环节展开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信息技术手段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学生要达到教学内容知情意目标的统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换位思考说课稿2 ……此处隐藏1486个字……宿舍的气氛完全变了样,大家相互帮助。

学生阅读案例并思考:这位女学生宿舍气氛变样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引导总结: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人时,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板书)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材料阅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教学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自评互评——巩固提高

讲解过理论知识后,预留10-20分钟,演讲巩固,演讲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演讲完之后,学生互相点评,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通过这种演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的认识。

环节四 回忆拓展——小结作业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如同一幕电视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因此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总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接着,我会布置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全班同学合作出一期《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板报。

这样的作业符合思想品德课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辛苦了!

换位思考说课稿3

一、主体的选定:

自我校“心灵小屋”开办以来,有许多学生通过书信、询问、交流等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小学生成长到中年级,其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独立性增强。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过主动分担,友善相处。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换位细考”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创设情景,尝试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接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人际交往法则;

3、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三、 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我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环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等。本节课,我还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现状这一因素,课前深入学生生活,留心观察,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积累了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懂得理解、关怀他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学会交往,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2、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3、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4、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本节课上,我由一封信引发学生对类似感受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产生共鸣。听完了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说“: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谁想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我记得其中有名学生这样说:“老师一次课上我想上厕所,但又怕耽误学习,我的身子接不自觉的左右搬动,老师看见了却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不遵守课堂纪律,当时我又委屈有难过。”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里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与同学间的种种烦恼和内心的感受,此时倾诉自己的苦脑和传递彼此的理解关怀,就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不开心的事,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中尽情的倾诉,小组的同学会非常的欢迎你们!”听了我的活,孩子们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在进一步激发小组合作后,我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们,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怎样做?是一句最真诚的话语、一个最有感染力的动作、还是一幅最漂亮的图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心和理解传递给彼此,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尝试了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我通过巡视监控、个别辅导、参与其中来发现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向我说出了心中的故事,我们彼此换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刚才我真希望有一个摄像机,把大家传的理解和关怀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因为老师看到了每一位同学脸上真诚的微笑,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动着你们呢?”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灵活,那样的富有创造力。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达关怀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诚的话语、富有感情的动作、讲笑话、唱歌、亲手绘制图片、倾听心声等等。当时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并及时的做了小节:“同学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会像春天灿烂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动作传递着无言的理解和鼓励;一幅亲手绘制的图画包含着多少关心和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换位思考”。

四、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同学们,我们通过互换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闪光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你们高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高兴。“那么,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儿童?才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班级、校园、社会?”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在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联系社会,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总结出只有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换位思考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