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2 12:05:35
篮球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篮球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篮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篮球教学设计1

《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李红艳滦县雷庄镇中学

一、教学内容: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时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同侧步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合理运用以及发展学生的判断、灵敏、协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队协作、主动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跨、转体探肩和中枢脚蹬地之间的连贯和快速摆脱和超越对手。

教学难点:持球放球与中枢脚脚步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委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引入(在打球过程中同学们都很喜欢突破对手,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项突破技术)新授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能量梯简单步法(分组进行比赛)

2.球性练习

(三)基本部分

1.两人一组体验在比赛中如何突破对手。(强调注意安全)思考用什么步伐突破,找同学回答并演示。

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授课内容:篮球同侧步突破。(带出交叉步突破简单说明)并提出问题:同侧步突破包括几个环节?以右侧突破,左右脚移动顺序及放球顺序?上身肩部动作?

3.教师做示范(以右侧突破为例),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动作要点(一跨(降重心)二放三蹬地转肩四加速),然后分解动作右脚同侧跨步、放球、左侧脚跟上三个步骤进行练习(让学生思考能否改变练习顺序以加深对中枢脚的理解)。

4.徒手练习初步形成直观表象。教师喊口令

1、2,喊“1”时跨右脚摸脚尖(代替放球),喊“2”时蹬左脚转肩。教师做示范,学生跟做,逐渐加速口令,连贯动作练习。

5.分组有球练习,小组互相纠错,教师纠错。 6.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7.小组间比赛同侧步持球突破过杆,小组先完成队伍为赢。(初中生心理特点:竞争性)

(四)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呼吸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师生再见。

3.归还器材。

五、教学负荷练习强度:125~135次/分练习密度:35%~45%

篮球教学设计2

课的构思与设计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认为,培养学生球类运动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篮球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团结合作习惯,激起他们的奋力进取精神,促进他们身心的综合发展。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讲究配合和个人技术相结合的体育与运动,广受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它是以传球,运球,移动,投篮等技术动作为基础,通过一些战术配合将球投进对方篮筐而得分的一项运动,有着极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而投篮技术则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学好行进间上篮是打好篮球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即将迈入青春期阶段,身高增长速度加快,肌肉力量开始变强。由于学生在四、五年级时学习过行进间运球和基本投篮动作,所以在此基础上学习行进间上篮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有新鲜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也能学会新的技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技术、发展体能、磨练意志、增强兴趣,还能在投球入筐后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单元教学设计课次教学内容重(难)点课课练备注第一课时原地跨步上篮“一大二小三高跳”投篮对抗赛第二课时行进间上篮(1)跨出右腿同时接球体能训练折返跑第三课时行进间上篮(2)手脚协调配合脚步练习接力赛第四课时行进间接球上篮(1)跨右腿同时接球上篮计数比赛第五课时行进间接球上篮(2)碎步调整,“右脚接球”折返跑训练第六课时摆脱防守切入接球上篮重心转换迅速,蹬地有力教学比赛

本课是单元计划(共六课时)的第三课时。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远离篮筐的位置能够通过多次运球后独立完成上篮,并且注意提升命中率。解决学生手脚配合不协调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一大二小三高跳”(第一步要大,第二部略小,第三步用力向上跳)。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五、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练80%的学生能够掌握运球过程中完成正确上篮动作,并且注意起跳位置,和出手角度,提高命中率。

2.在技术学习中,学生的灵敏、协调、节奏等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体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逐渐掌握行进间上篮的技术动作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参与其中的快乐,培养他们敢于尝试,勇于突破自我,不骄不躁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构思

1.本课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完整认知和学习运一次球上篮后进行模仿练习。另外以体验过程为主,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增长实践经验,让学生得到充足的.尝试和自我调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2.本节课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行进间上篮技术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本课的准备部分让学生在听到哨声后伸出右腿同时接球,使学生在热身过程中就能初步体验行进间上篮第一步动作,该练习为后续教学做好了铺垫。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充分利用场地,使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更多的练习次数,使学习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掌握。

七、教学组织与方法

1.本课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和目标,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整节课都围绕运球后上篮这个练习,强调重点,鼓励学生。课开始时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课中注重发挥优秀体育生的带领和带动作用,精心组织全组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和锻炼。老师利用正确的示范和准确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明确了解自己的学练要点。

3.本课的组织 ……此处隐藏10332个字……p>1)理解练习方法;

2)学生练习;

3)分组做接力比赛。

三、要求:

遵守规则

1.5-2.0

1.5-2.0

1.5-2.0

1.5-2.0

2.5-3.0

1.5-2.0

1.5-2.0

4.5-5.0

9-10次

9-10次

4-5次

4-5次

3-4次

3-4次

1次

2次结束部分一、放松整理活动

1)舞蹈(持球波浪操)

2)自创造型

二、小结讲评

三、收回器材

四、师生再见一、组织:全班集体进行

二、教法与步骤:

1)学生练习时,提示学生放松;

2)教师简要讲解自创造型方法;一、队形同上圆圈形

二、学练法与步骤:

1)在音乐伴奏下放松

2)自创造型

三、要求:

造型优美,富有表现力2.5-3.0

1.5-2.02次

1次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只;篮球41只;录音机一台;标志物若干。平均心率: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170-180次/分

练习密度:30-35%心率曲线(略)

数学教案-篮球

篮球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多种运球和传球技能

学习内容:小篮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协调学生的分组并参与学生的游戏。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结合2----6人一组,利用篮球进行游戏或活动。

组 织:2---6人一组,自由分散在三片篮球场。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动作。

难 点:传接球时两人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点评,加以鼓励。

学生活动:

1、自主分小组,通过相互观察、帮助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并通过相互的协商进行多种形式的运球练习,通过互动合作的练习熟练运球技能。

2、组织各小组展示1---2种本小组最得意的练习形式,通过相互的了解,进行取长补短地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巡回指导,及时示范纠错。

学生活动:1、两人一组,一位男生带领一位女生进行胸前传接球

习,利用男生的.动作优势来带领女生练习。

3、小组扩大,6---8人一组,学生小组商讨传球练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球,体验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和传球时的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

4、分小组展示,相互学习、积极交流(以你觉得他们一组什么地方最好进行点评)

组 织:自由分散自主组织(确保小组活动有安全距离)

三、 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鼓励、提示,协助游戏。

学生活动:

1、小组商讨、利用篮球,借助所掌握的技能创编一个游戏,并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表演、展示,评选最佳创思小组、最善于合作小组、技能娴熟小组,每个小组评出进步最大的组员、合作最好的伙伴。

组 织:自由分散,形式自主

场地器材:二片篮球场、每生一球

篮球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控制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都接触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了解撑握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传球:伸臂、翻腕、拨指;接球:伸臂迎球,接球后引 难点:全身用力协调连贯,食、中拨球。

篮球教学设计15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和自主锻炼的意识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进行主教材传切配合教学之前,先进行一个控制传球的游戏,以此来启发学生在防守情况下灵活运用多种传球方法,提高传接球的能力。

另外,传切配合要求学生切入时必须有合理的切入路线和一定的配合空间,此外,还要求学生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传球队员动作要隐蔽、及时、准确,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等因素,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复述传切配合的'概念和要领,并知道传切配合实施的时机以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2、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传切配合的方法,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3、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练习,勤于思考,情绪高,气氛好,团队协作意识强。

重点:切入路线合理,传球隐蔽、及时、准确。

难点:传球队员与切入队员配合默契,动作节奏一致。

四、教学方法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徒手操、游戏等辅助主教材教学。

2、结合图示,精讲配合方法与要领,做好示范,激励学生学习。

3、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设置教学比赛,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随机应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5、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采取分组不轮换的形式,教学程序如下:

课堂常规→→准备活动→→→→传切配合→→评价与小结

六、运动负荷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内容安排,本节课运动密度大、运动负荷中等。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块,篮球两只。

《篮球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